他进一步表示,剧本杀是一个“披着劳动密集型外衣的智力密集型行业”。搭建好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面向不同客群的产品体系,做到这些事情的商家,才会被资本青睐。剧本杀还能火多久?当下年轻人兴趣广泛,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在剧本杀之前,狼人杀、密室逃脱等角色扮演游戏在国内也曾风靡一时。剧本杀本质上也是这类游戏的结合剧本杀复盘解析剧透测评真相答案凶手角色。如今这两种游戏的热度已经大减,这也让外界开始担心,剧本杀到底能火多久?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剧本杀这类新“网红”游戏,还是迪士尼这类线下乐园,实际上都在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沉浸式的娱乐服务。线下社交娱乐的形式或许会变化,但却始终是年轻人的刚需。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愈发关注精神上的需求,而且比起线上模式,他们也渴望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有吃有笑、有玩有闹的线下社交性质的娱乐休闲,这是任何时代的人群都有的共同需求。
10、这个本是本格还是变格?卡比兽:一般遇到这种问题,主持人都是不会回答的,因为有些剧本是需要玩家自己判断是否为本格或变格,回答了的话就会涉嫌剧透。11、凶手知道自己是凶手吗?小智:有些本知道。有些本作者为了不让凶手玩家失去推理乐趣,会隐藏凶手的杀人手法,可能凶手不知道自己是凶手,或者只知道自己是凶手,却不知道杀人手法。所以遇到那种说我本里啥都没写的玩家,不要相信他。三 “有什么本可以?”剧本有哪些类型?其实剧本游戏里面对于剧本,暂时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分类机制。比如大家常讲的硬核推理本、故事还原本、情感沉浸本、恐怖本、阵营本......不是每个本都只有一个元素,而是多元素并存,只是剧本相比而言整体偏向于其中的某个元素。像以推理为主的推理本、以故事为主的还原本剧本杀复盘解析、以感受为主的情感本和恐怖本、以玩法为主的阵营本......这些新手玩家可以不必理解得太深,随着之后的玩本过程,亲身感受会比文字理解更清楚。我们采访了一些门店的主持人,也给没有玩过、或者玩了一两次剧本的玩家们一些新手本的。《窗边的女人》、《得分王》、《蛊魂铃》、《老槐树》、《消失的尸体》、《记忆碎片》......
这些因为剧本杀相识的陌生人,他们常常只记得彼此在剧本中的名字。有时,情侣会玩到亲情线;有时,不相识的两人也可能玩到爱情线;有时,原本是妹妹的人可能出演了姐姐……这些被重新编排的人际关系网络,成为剧本杀世界里独具特色的宝贵体验。两年时间里,李咯噔差不多玩了150个剧本,基本什么类型都有涉及,并收获了一堆相互称呼“我哥”“我妹”“我爸”“我老公”的朋友。桌游迷刘济舟在2018年创办了集石App,剧本杀复盘解析他认为年轻人渴望线下社交的需求一直存在。从初流行的三国杀,到后来的狼人杀,再到现在的剧本杀,桌游已经在国内历经了三轮发展。在他看来,曾经风靡一时的三国杀、狼人杀,都属于单品游戏,游戏规则基本固定,玩法单一,即便玩家再怎么演绎,也很容易走向同质化,这也导致如今狼人杀桌游圈,新手玩家很难进入。但剧本杀是个品类,内容不断在迭代,由于大量百花齐放的剧本被不断创作出来,其生命周期就能够变得很长。不过,他觉得,剧本杀要成为一项大众娱乐活动,还存在两个问题:入门门槛较高,玩家需要能够愿意花费4~5个小时安静地阅读剧本,集中注意力地跟大家一起玩;第二是从内容创作上来看,当玩家在尝试50~80个剧本以后,能够发现里面还是有套路可循,体验感就会递减。
曹石是采访中的一位线上剧本杀创作者,他兴趣广泛,除了日常演出与排练外,剧本杀创作算是爱好之一。在他心里,剧本杀为重要的依然是它的游戏功能,也因此,他会将为玩家设计在游戏中的参与节点称为“娱乐点”,“说白了,它的本质是个游戏,不管写了什么故事,本质是为了娱乐,大家是是为了玩得开心,所以真正的意义在于让所有人都有效地参与进去。”剧本杀复盘答案为了保证剧本中的每个角色都有戏份,也为了保障所写剧本能呈现出完整、严密逻辑链,“测试”就成为了在剧本杀创作完成后的为重要的环节。曹石测试自己的剧本基本在线上,“所有的剧本都必须测试,而且测试非常重要的,我每次写完一个本子都需要测试,找到一些剧本杀作者或者普通玩家,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挑毛病。”而一心的测试方式就繁复很多,他甚至觉得每次剧本测试,就像是博士论文答辩现场一样,“还没上市的剧本,其实有很多修改空间,让大家来玩,之后提意见,基本上就像是你写了一篇论文准备发表在期刊上,要经过同行评审,评审过了,才能发表,要是不行,那这个本子就不太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