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2-23 22:26:13 浏览次数:26 公司名称: 万邦清源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亚铁醋酸钠除氟剂复合碳源除磷剂COD总氮去除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参数 | |
---|---|
产品价格 | 600/吨 |
发货期限 | 3 |
供货总量 | 54545 |
运费说明 | 电仪 |
最小起订 | 1 |
质量等级 | AAA |
是否厂家 | 是 |
产品材质 | 氧化铝 |
产品品牌 | 清源 |
产品规格 | 国标 |
发货城市 | 郑州 |
产品产地 | 郑州 |
加工定制 | 可定制 |
产品型号 | PAC |
可售卖地 | 全国 |
产品重量 | 25KG袋 |
产品颜色 | 黄色 |
质保时间 | 2年 |
外形尺寸 | 无 |
适用领域 | 水处理行业 |
是否进口 | 否 |
质量认证 | 9001 |
产品功率 | 无 |
工作温度 | 常温 |
Al2O3含量≥ | 28% |
盐基度40-95 | 90 |
PH值3-5 | 4.2 |
外观 | 黄色颗粒 |
保质期 | 一年 |
根据日常使用中固体聚合氯化铝PAC,稀释成液体时,总结分享常用的几种聚合氯化铝PAC浓度配比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加药按小试求得的投加量投加。如见沉淀池矾花少,余浊大,则投加量过少;如见沉淀池矾大且上翻,余浊高,则加药量过大,应适当调整。
二、生产用聚合氯化铝PAC时,按聚合氯化铝PAC固体:清水=1:9到1:15重量比混合溶解即可。氧化铝含量低于1%的溶液易水解,会降低使用效果,浓度太高不易投加均匀。
三、根据原水情况,使用前先做小试求得药量。小试溶液配置按重量比(W/W),一般以2~5%配为好。如配3%溶液:称聚合氯化铝PAC固体3g,盛入的200ml量筒中,加清水约50ml,待溶解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刻度,摇匀即可。
【碱式氯化铝产品用途】
碱式氯化铝能除菌,除臭、脱色、除氟、铝、铬、酚、除油、除浊、除重金属盐、除放射性污染物质,在净化各种水具有广泛的用途。用于生活污水,净化工业用水,工业废水,矿山、油田回注水,净化造纸、冶金、洗煤、皮革及各种化工废水处理等。
【碱式氯化铝产品性能】
1、絮凝体成型快,活性好,过滤性好,
2、不需加碱性助剂,如遇潮解,其效果不变,
3、适应PH值宽,适应性强,用途广泛。
4、 处理过的水中盐份少。
5、能除去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对水的污染。
6、有效成份高便于储存、运输。
天津聚合氯化铝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投加量视被处理水而不同,一般给水净化投加量约为:液体产品5-100克/吨,固体20--25公斤/吨(以商品计),可通过烧杯试验决定。 2、配制可直接加入水中,加水量可按投加量和处理水量决定,加水后应搅拌均匀。 注意事项: 1、不同厂家或不同牌号的水处理药剂不能混合,并且不得与其他化学药品混存。 2、原液和稀释液稍有腐蚀性,但低于其他各种无机絮凝剂。 3、产品有效储存期:液体半年,固体两年。固体产品潮后仍然可使用。 4、本产品经合理投加,净化后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天津聚合氯化铝用法与用量 现在很多工厂都会排放各种各样的污水,这些污水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说会需要各种各样的水处理药剂处理污水。那么在天津聚合氯化铝用法与用量方面需要大家正确掌握,应该如何做呢?请大家务必注意以下方法。 一、使用方法: 1、黄色天津聚合氯化铝的使用方法 (1)应根据水质情况进行烧杯混凝试验,筛选较佳投加量后投用。 (2)固体产品需要溶解稀释后投放。固态产品的稀释比一般为2到5%,根据待处理水质确定稀释量。搅拌完全溶解后,按烧杯混凝试验确定的较佳投放量投加。 (3)液态产品可直接投放,也可稀释后投放。液态产品的稀释比例2到5%。液态产品的投放量为3-40克/吨,具体投放量以烧杯混凝试验为准。 2、白色天津聚合氯化铝在造纸施胶中的使用方法:将固体产品配制成含量为10%的液体产品,在待施胶的浆料中加1.5-3.0%的液体产品,并搅拌使其与浆料充分混合即可。其用法按绝干纸计算用量为2%-3%。将固体产品配制成含量为10%的液体产品,在待施胶的浆料中加入1.5-3.0%的液体产品,并搅拌使其与浆料充分混合即可。 二、在不同水质中的用量分析: 1、在低浊度水中,将固体的天津聚合氯化铝产品按照1:3比例加自来水稀释,并且搅拌至完全溶解 2、在生活、生产用污水中,参照每吨污水先投加30g左右的产品。然后投加稀释之后的产品,如果效果不明显,请酌情减少或增加产品投加量。 3、在造纸厂污水处理中,采用低浊度水的投放比例配置,如效果不明显可在酌量添加。 4、原水浊度在100-500mg/L时,投加量为5-10mg即每千吨水投量为5-10kg,用前应根据水质特性进行小试,然后投用。 在使用天津聚合氯化铝处理污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掌握好它们的用量,并且在使用当中应该采用合适的用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好它们的使用方法和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