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的计算是整个工程项目过程中为复杂的过程,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预算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循工程量的计算原则,结合其他工程,统筹兼顾。,计算顺序的合理性。要依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内后外。分部工程顺序则要先从混凝土工程中抽取钢筋,再依照砌体、楼地面、屋面、装饰、零星工程的顺序来计算。第二,计算项目确定的合理性。要相对应地把原始数据与相应部位进行标注,要完整且准确地填写名称,对分布在不同部位的相同做法也要分别地进行标注,为后期的核对减少麻烦。准确的套用定额。工程量计算完并核对之后,用所得的分部分项工程量套用的单位估价表的定额基价,相乘、累加,得出来的就是分项工程量的合计。在使用定额之前,首先要地了解总工程、分部工程的情况,掌握编制的使用范围及依据。
如对某单位一土建工程预算项目进行审计,审计人员通过审查发现该项目与以往审计过的某幢建筑物A的设计完全想同,经过测算该项目的经济造价指标和部分材料指标均高出A建设工程,审计人员进一步审计发现该项工程多计钢材16.3t;商品砼多计128.8m3。由于上年价格指数变动不大,且使用的是同一估价本,所以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只考虑价差问题未考虑价格上涨指数,审计人员核减工程造价合计15.78万元。即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子目过多,审计过程中可以对工程量、金额数目较大的子目进行筛选核对,确定核实建设项目决算工程量和造价的真实性、合理性的一种审计方法。
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针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在实际招标投标过程中,在统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下,招标人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提供。然后,由投标人依据实际情况,结合工程量清单,进行初步施工方案的拟定,并结合自身情况实现自主报价。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下建筑工程市场环境的需求,无法有效促进建设工程市场的发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与传统的计价模式比较而言,这种计价模式具备以下四个优点:有利于构建优胜劣汰、平等竞争的环境。
工程预算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控制要以设计阶段为重点,可参考如下要点:收集并合理应用基础资料。在工程设计阶段,首先要充分了解道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任务书;还要准确调查造价编制、材料单价、运距等事项抓好方案及初步设计审查工作。负责道路工程的造价工程师责任重大,对设计方案要进行细致的优化,有效控制投资在审批的范围内积极推行招标投标制。这样对降低工程造价、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倡导激励机制。目前我国现行的设计取费标准是按投资额的百分比计算,于是造价越高,收费也越多,因此要倡导符合实际工作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向正确的方向努力优化设计方案。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优化选择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