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2-15 03:40:29 浏览次数:5 公司名称: 樊高电气销售部有限公司
产品参数 | |
---|---|
产品价格 | 58 |
发货期限 | 2 |
供货总量 | 5000 |
运费说明 | 1 |
最小起订 | 1 |
是否厂家 | 是 |
产品材质 | 硅胶 |
产品品牌 | 樊高电气 |
发货城市 | 柳市 |
产品产地 | 柳市 |
加工定制 | 是 |
名称 | 氧化锌避雷器 |
型号 | Y1.5W-0.28/1.3 |
工作班成员应亲自确认1、绝缘电阻的测量 将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端子解开,并与周围其他
物体保持足够的距离,测量氧化锌避雷器本体绝缘电阻时,要保正避雷器底座的上端直接接地,并保持接触良好。然后将测试线的插头插入仪器负端插座和正端插座,将正端测试线接线氧化锌避雷器底座上端,负商左连测试线,接线氧化锌避雷器上部的接线端子,并保持接触良好。选择合适的适验电压,按下高压开关按钮开始测量,同时查看显示屏的绝缘电阻值,并记录测量结果,按下高压开关按钮,断开高压引线,为避免电击伤人,应关闭开关
,切断电源,同时放电接地,本体电阻绝缘测量结束后,拆除接线,有绝缘底座的氧化锌避雷器还应使用1000V的测量电压进行底座绝缘电阴测量,测量方法与本体绝缘电阻相同。 绝缘电阻测量注意事项,按下高压开关按钮后,高压已接通,严晋触及L端的金属部分,以防高压对人体的伤害;测量结束,应先按下测试仪的高压开关按钮,断开高压电源,再将功能开半拔至OFF位置切断电源;试验接地后.应该对被试品进行放
电接地2、直流一毫安电压及75直流一毫安电压下的泄露电流测量。 被压桶底部接地端子接工作接地线控制箱控制板后面接地端子接保护接地线接地线应采4平方毫米及以上的多股裸铜线或外覆透明绝缘层的铜质软绞线.连接高压筒高压端与被试品之间的连线高压引线必须有足够的接线强度 且连接可靠与试验人员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连接控制箱与被压桶之间间的专用测试线、保护接地及其他接地线与单
独拉到氧化锌避雷的接地端,试验负责人检查试验接线,确认正确无误,试验负责人下令非试验人员拆离试验现现场,试验人员各就各位,试验负责人下令解除高压临时接地线,放电人员取下接地线汇报试验负责人,可以开始试难。接线时先接零线 ,再接火线。然后试验负责人下令试验开始、合闸、加压操作,试验操作人员合上电源闸刀和仪器电源开关 ,启动高压,通知所有试验人员注意开始加压 ,同时观查电流表的指示情况,当电流为一1M
氧化锌避雷器作用:10kV配电网中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避雷器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电侵入波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对其设备的绝缘损坏。
氧化锌避雷器安装:正确选择安装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安装使用与维修应注意的事项 (1)安装前应校对铭牌,避雷器的系统额定电压应与安装点的系统电压符合; (2)避雷器固定在支架上,其上端子与高压线相联结,下端子要可靠接地; (3)不能将避雷器作为承力支持绝缘子使用,应尽量靠近被保护设备安装,以减小距离对保护效果的影响; (4)终端避雷器宜安装在跌落式熔断器之后,以利于开断时对它也起保护作用,变压器低压侧应装低压避雷器,以防止正反变换引起的过电压损坏变压器; (5)使用避雷器应注意使用地点的环境温度,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不适合安装在有振动或严重污秽的地方及有严重腐蚀气体的场所; (6)合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投入运行前和每运行满两年后,都应做性试验; (7)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采用黄铜双层底盖密封,投入运行后,每隔5年应进行性试验,测量泄漏电流时,在避雷器两侧应施加10kV直流电压(交流脉动不大于±1.5),要求泄漏电流符合其产品规定值; (8)避雷器接地应符合接地规程要求。
氧化锌避雷器选型:避雷器在选型上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选择上应注意使用场所,场所不同,避雷器的型号也不同。 配电型:保护相应电压等级的开关柜、变压器、箱式变、电缆头等有关配电设备免受大气和操作过电压损坏,宜选择"HY5WS"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大持续工作电压Uc:信阳氧化锌避雷器能长久施加在保护器的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保护元件的大电压有效值。标称放电电流In: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大冲击电流峰值。大放电电流Imax: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大冲击电流峰值。电压保护级别Up:保护器在<br /> 下列测试中的大值:1KV/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3] 安装位置按照三级防雷保护原理,电源和设备所需要的保护措施被分为三个等级。在总配电柜安装 级防雷器,选择相对通流容量大的电源防雷器(Imax80KA~160KA视情况而定),然后在下属的区域配电箱处安装第二级电源防雷器(Imax40KA左右),后在设备前端安装第三级电源防雷器(Imax10KA-40KA)。 [4<br /> ] 检测报告防雷产品应当符合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防雷产品应当由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检测机构测试,测试合格并符合相关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信阳氧化锌避雷器申请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防雷产品检测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计量认证、获得资格认可。信阳氧化锌避雷器 [5] 分级防护编辑分级防护分级防护 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br /> 信阳氧化锌避雷器接雷击的地方,必须进行CLASS—I的防雷。第二级防雷器是针对前级防雷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对于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仍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防雷器而言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信阳氧化锌避雷器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吸收。同时,经过 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第三级防雷器是对LEM<br /> P和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目的是防止浪涌电压直接从LPZ0区传导进入LPZ1区,将数万至数十万伏的浪涌电压限制到2500—3000V。入户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 级保护时应为三相电压开关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量不应低于60KA。该级电源防雷器应是连接在用户供电系统入口进线各相和大地之间的大容量电源防雷器。一般要求该级电源防雷器具备每相100KA以上的大冲击<br /> 容量,要求的限制电压小于1500V,称之为CLASS I级电源防雷器。这些电磁防雷器是专为承受雷电和感应雷击的大电流以及吸引高能量浪涌而设计的,可将大量的浪涌电流分流到大地。它们仅提供限制电压(冲击电流流过电源防雷器时,线路上出现的大电压称为限制电压)为中等级别的保护,因为CLASS I级保护器主要是对大浪涌电流进行吸收,信阳氧化锌避雷器仅靠它们是不能完全保护供电系统内部的敏感用电设备的。 级电源防雷器可<br /> 防范10/350μs、100KA的雷电波,达到IEC规定的高防护标准。其技术参考为:雷电通流量大于或等于100KA(10/350μs);残压值不大于2.5KV;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100ns。第二级防护目的是进一步将通过 信阳氧化锌避雷器 级防雷器的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限制到1500—2000V,对LPZ1—LPZ2实施等电位连接。分配电柜线路输出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二级保护时应为限压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流<br /> 容量不应低于20KA,应安装在向重要或敏感用电设备供电的分路配电处。这些电源防雷器对于通过了用户供电入口处浪涌放电器的剩余浪涌能量进行更完善的吸收,对于瞬态过电压具有极好的抑制作用。该处使用的电源防雷器要求的大冲击容量为每相45kA以上,要求的限制电压应小于1200V,称之为CLASS Ⅱ级电源防雷器。
荷电率相对较高,与变电站内避雷器不同,线路中段没有限压措施,电容效应等都能引起电压升高,线路避雷器荷电率较高。  (3)线震、特强冷热作用、风摆、冰雪等可能破坏避雷器的密封。  我国有间隙线路避雷器的外串联间隙分两大类:纯空气的棒–棒间隙,见图1(b);由复合绝缘子支撑的环–环间隙,见图1(a<br /> )。其技术性能比较见表5[6]。目前我国使用后者的较多,主要是安装方便的原因。 线路避雷器能够有效地降低跳闸率,是目前中国避雷器发展方向之一。信阳氧化锌避雷器线路避雷器的设计必须解决多个特殊问题,本文提出的试验、计算、防设计、能量校核方法、阀片尺寸计算、电位分布计算方法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已在500kV 线路避雷器中得到了应用。本文系统地给出了110~500kV线路避雷器技术参数表,强调线路避雷器的爬电距离在本<br /> 体部分、间隙部分都应分别达到1.7cm/kV。比较了有间隙避雷器和无间隙避雷器,无间隙避雷器由于可靠性较高,具有保护裕度大、绝缘配合分散性小的优势,在中国使用量上也占有一定的优势;有间隙避雷器中的纯空气间隙分散性较小,持续运行稳定性相对较高。此外,线路避雷器应是免维护的什么是高压避雷器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工频暂态过电压冲击而损坏的一种电器。高压避雷器,也叫浪涌保护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br /> 仪表、通讯线路提供防护的电子装置。信阳氧化锌避雷器当电气回路或者通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高压避雷器产品复合外套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是90年代的高科技产品。采取团体硅橡胶模压成型,密封性能好,防性能良好,耐腌臜免洗濯,并能镌汰雾天湿闪产生,耐电蚀抗老化,体积小重量轻,耐碰撞,便于安装和维护。是瓷套避雷器的<br /> 更新换代产品。其采取了非线性伏-安特性非常良好的氧气锌电阻片,故而避雷器的徒坡,雷电波,利用波下的掩护特性均比传统的碳化硅避雷器有了极大的改造。特别是氧化锌电阻片具有精良的徒坡相应特性,对陡坡电压无迟延,利用残压低,没有放电疏散性等长处。从而降服了碳化硅避雷器所固有的因陡坡放电迟延而引起的陡坡放电电压高,利用波放电疏散性大而导致利用波放电电压高等缺点,使得陡坡,利用波下的掩护裕度大大地进步,并且在<br /> 绝缘共同方面,可以大概作到陡坡,雷电波,利用波的掩护裕度靠近划一,从而对电力装备提供佳的掩护,进而进步了掩护的可靠性。 高压避雷器分为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前两种统称为碳化硅避雷器。  高压避雷器是用来限制作用于线路绝缘和变电所绝缘上的大气过电压。避雷器的主要元件是火花间隙,它把工作导线和地隔开。幅值很高的进行波使火花间隙动作,从而把过电压波截断。同时它还要熄灭随着冲击波击穿<br /> 而流过火花间隙的工频续流电弧。  一、高压避雷器的定义: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MOA)是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它由封装在瓷套内的若干非线性电阻阀片串联组成。其阀片以氧化锌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其它金属氧化物,所以又称为氧化锌(Zno)避雷器。  二、高压避雷器的作用 在额定电压下,流过氧化锌避雷器阀片的电流仅为10-5A以下,相当于绝缘体。因此,它可以不用火花间隙来隔离工作电压与阀片。当作用在金属<br /> 氧化锌避雷器上的电压超过定值(起动电压)时,阀片“导通”将大电流通过阀片泄入地中,此时其残压不会超过被保护设备的耐压,达到了保护目地。HY5WZ-(5-216)/(13.5-562)电站型避雷器介绍:    HY5WZ-(5-216)/(13.5-562)电站型避雷器是我公司结合了一般电站用避雷器的特点支服了碳化硅避雷器的不足、设计研发出来的一款高性能的专业用于电站的氧化锌避雷器,因此他具有操<br /> 作波放电电压低、陡坡电压无迟延,没有放电分散性等原始的避雷器没有的优点、同时也具有氧化锌可吸收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优点。可以大限芭的度对电力配电设备提供佳的保护。
由于在结构上不能采用外并电容的均压措施。避雷器高度超过5m时,如不采取措施,其电位分布不均匀系数将达1.2,荷电率达98。这将加速高场强处电阻片的老化。因此,通过Solid Works三维设计及改善电位分布<br /> 的设计,并通过改变均压环的数量、大小、放置位置及深度等措施使500 kV无间隙线路避雷器(5.4m高)电位分布不均匀系数限制在10.4 以下[5],详在避雷器整体模压注射硅橡胶过程中,避雷器各部分均处于受热状态(100℃以上)。当模压硫化完成(即避雷器密封完成),信阳氧化锌避雷器冷却后内部将形成低气压。由“巴申曲线”可知,此时电阻片沿面闪络电压大为下降,有可能在较低电压下损坏避雷器。这是生产厂家容易忽略的工艺技<br /> 术问题。  (8)影响间隙放电稳定性的因素  间隙放电电压的稳定性是避雷器保护性能的标准,棒-棒纯空气间隙与环-环带绝缘子支撑间隙放电特性本身存在差异。前者是极不均匀电场,后者是稍不均匀电场;前者放电电压稍低、分散性小,后者不仅分散性大,且受绝缘子污秽性能影响明显,当污秽引起漏电流且达到一定值时,它与避雷器本体漏电流形成一个“分压器”,明显地改变了整个避雷器电位分布,提高了避雷器放电电压值<br /> ,这是设计者必须给予充分考虑的。 与瓷外套避雷器不同,复合外套避雷器的外套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必须进行许多验证其特性的试验[6],如耐天侯试验、信阳氧化锌避雷器耐电蚀试验、耐盐雾试验等。这些试验的要求及试验方法大部分都已体现在IEC新版本的标准中。  (1)复合外套起痕和电蚀试验  按比例制作了避雷器比例元件。雾室温度20~25℃,盐雾中NaCl含量为9.8kg/m3,以3.9L/ m3·h速度喷<br /> 向比例元件。同时将等比例持续运行电压Uc施加于比例元件上,持续时间1000h。试验期间无过流中断,比例元件复合外套无起痕、裂缝和树枝状裂纹产生,伞裙未击穿。  (2)热机试验及沸水煮试验  该项试验用于验证避雷器在冷热、机械力共同作用下法兰与环氧玻璃纤维布筒结合部分粘合剂的性能,该项试验分两步进行:  1)比例元件在下列条件同时作用下进行试验:①2次(-35±5)℃ ~(50±5)℃冷<br /> 热循环,高低温度至少保持8h,每一循环持续24h;②给比例元件施加50额定拉伸负荷的负荷力。  2)比例元件在0.1 NaCl的溶液中沸煮42h后,立即放进环境温度的水溶液中浸泡24h,取出后在环境温度空气中静放24h,直到表面干燥。  (3)爬电比距的选择  硅橡胶的复合外套的耐污秽性能比瓷套高出66。这是由硅橡胶的憎水性所决定的,憎水性来自硅橡胶分子中具有排斥水分子天性的。试<br /> 验结果表明:  1)复合外套耐污秽性能远高于瓷套,信阳氧化锌避雷器但尚未取得定量的结论。  2)复合外套提高的耐污性能可留给用户、电力部门作为裕度考虑。因此,爬电比距的设计仍按瓷外套标准考虑。这一设计还受两个外界因素影响:①复合外套比瓷套更容易提高爬电比距,但必须保证电弧小距离(如110kV下≥1m);②笔者认为,两类有串联间隙避雷器选择爬电比距应有所不同:棒-棒纯空气有间隙避雷器本体爬距≥1.7cm/<br /> kV即可认为是的,因为,正常运行电压下避雷器本体几乎不承受任何电压值;环-环绝缘支撑有间隙避雷器,其爬距应为避雷器本体爬距与支撑绝缘子爬距之和,作者建议,爬电比距应分别规定,避雷器本体≥1.7cm/kV,支撑绝缘子≥1.7cm/kV,因为在正常运行和雷击瞬间不同工况下,两者都需分别承受了几乎100的过电压,避雷器总体爬电比距≥3.4cm/kV。我国无间隙线路避雷器的使用量超过有间隙线路避雷器<br /> ,90的330kV、500kV线路使用无间隙线路避雷器。无间隙避雷器在绝缘配合上,保护性能分散性小,仅仅取决于一条U-I特性曲线,保护裕度大。避雷器运行事故率已低于0.03/100相·年以下,且无间隙线路避雷器限制操作过电压的优点是目前有间隙线路避雷器所不能达到的。表4列出两种线路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及性能[无间隙线路避雷器的运行条件除满足一般电站避雷器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承受各<br /> 种内过电压作用,特别在线路中段,内过电压值高,过电压出现频率高,要求通流容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