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混凝土的耐磨擦性能,抗粉碎性能,赋予混凝土制品很好韧性,延长其使用寿命,相对抗冲磨强度增加50%以上。
5.该昌都聚丙烯纤维成功地采用了水溶性小包装袋对混凝土质量无不良影响,属绿色环保包装。施工时可将小包装袋直接投入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使用。该纤维在施工中具有分散性好,握裹力强,乱向分布,自动补强;施工简易,无磁防锈,防腐耐碱,效果可靠之优点。
6.该纤维制品适用范围广,在水利工程、公路桥梁、厂房、机场、仓库、广场、码头、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岸堤及港口等都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7.每立方米混凝土纤维使用量0.8-1.0kg,经搅拌于混凝土中可达到均匀分布之目的。
混凝土由于塑性收缩、干缩等原因容易形成裂缝,极大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在污水侵蚀的恶劣条件下,裂缝的存在将使一些有害物质进入到钢筋混凝土内部,与钢筋发生化学反应[1],易引起混凝土及内部钢筋的加速锈蚀。目前许多污水处理系统施工中,为了达到整体的设计效果,做到不渗、不漏、不裂的要求,常采用聚丙烯纤维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聚丙烯纤维是一种低弹模人工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耐久性优良和价格较低等特点,在混凝土制品领域中广泛应用昌都聚丙烯纤维
(3)具有电绝缘性和保暖性
聚丙烯纤维电阻率很高(7×1019Ω.cm),导热系数小,与其他化学纤维相比,丙纶的电绝缘性和保暖性 ,但加工时易产生静电。
(4)耐热及耐老化性能差
聚丙烯纤维的熔点低(165~173℃),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所以,丙纶的耐热性、耐老化性差,不耐熨烫。但可以通过在纺丝时加入防老化剂来提高其抗老化性能。聚丙烯纤维是以丙烯聚合得到的等规聚丙烯为原料纺制而成的合成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为丙纶。聚丙烯纤维是以丙烯聚合得到的等规聚丙烯为原料纺制而成的合成纤维,在我国的商品名为丙纶。
丙烯聚合只能得到低聚合度的纸化产物,属于非结晶性化合物,无实用价值。1954年,Ziegler和Natta发明了Ziergler-Natta催化剂并制成结晶性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立构规整性,称为全同立构聚丙烯或等规聚丙烯。这一研究成果在聚合领域中开拓了新的方向,给聚丙烯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在塑料制品以及纤维生产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1957年,由意大利的Montecatini公司首先实现了聚丙烯的工业化生产。1958-1960年,该公司又将昌都聚丙烯纤维用于纤维生产,开发商品名为Meraklon的聚丙烯纤维,以后美国和加拿大也相继开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