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测算一下,全国地级市有293个,直辖市有4个,总共有297个城市。由于剧本杀在海外留学生群体的流行,所以华人数量相对多的多伦多、墨尔本、大阪也被纳入授权范围内。如果发行一个5000元的剧本,那么满打满算就有150万元的收入。当然,这是极端理想的情形,因为大部分地级市虽然开了剧本店,但要买一个5000元的剧本显然不太现实。普通盒装也容易赚钱,以市场上知名的剧本《年轮》为例,在发行半年后就已经售出2000册,剧本杀复盘解析售价是500元,单剧本收入100万元。一个发行商一年的产量是3-20个左右,大的发行商一年收入过千万。在成本环节,剧本的诞生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写作,一个是制作。大的发行商会以提成制来给作者稿费。头部发行商LARP在官网上表示可以给作者5万-13万元。制作费用非常便宜,一个剧本的制作大概只需要30-70元/册。相比终售价,只占10%。有线下展会就有线上电商。小程序和APP制作简易,所以很多人开始搞剧本电商平台。目前头部的电商平台是黑探有品。在黑探有品上,有几千个剧本可以挑选。除了电商外,这个行业还有剧本测评平台,类似大众点评。所以,在剧本杀这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门店有的时候更像韭菜,吃到的肉少,喝到的汤也不多。
某品牌的儿童剧本介绍儿童剧本杀也催生出许多新职业,如儿童剧本杀的剧本作者、品牌发行方和主持人。作为品牌发行方的刘女士,一般会与剧本作者合作,再将剧本售卖给线下儿童剧本杀体验店,后者的人员构成以儿童剧本杀主持人为主,剧本杀主持人负责每场带领儿童玩家推进整个游戏流程。刘女士透露,其目前合作的线下剧本杀馆中,有七八成是教培机构及教培从业者转型,其余是此前有类似经验的成人剧本杀从业者,和有图书资源支撑的儿童书店。在该负责人看来,教培人转型儿童剧本杀并不少见。剧本杀复盘解析“一般与儿童剧本配套有DM手册(主持人手册),手册更像是一种详细版的教案,教培机构老师更容易上手。在剧情开展过程中,教培机构老师也有着更为清晰的流程管理技能。”曾在教培行业就职多年,目前转做儿童剧本杀主持人的李女士告诉红星资讯,在她看来,“儿童剧本杀的运营逻辑、教育目标、交付服务等方式都和教育行业类似,只不过产品和方式不同。”目前,选本成为儿童剧本杀行业的关键。李女士介绍,市面上一般分为电子本和实体本,各有优势,一般是从剧本发行方处购买,“实体本基本上没有低于700元。”李女士总结,目前,儿童剧本杀剧本的题材大体分为三类,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如英语、历史、文学等,或取材于一些课本课文,由于寓教于乐,家长更容易接受,也较好推广;第二类是逻辑推理类,年龄大的孩子较感兴趣,对年龄限制较高,一般会穿插一些化学和物理实验中的逻辑推理,整体更接近成人剧本杀。
近日,一种新兴的儿童教育娱乐方式——儿童剧本杀兴起。据媒体报道,随着“双减”政策的施行,许多教培机构和教培老师纷纷转型,有部分教培人进入儿童剧本杀领域。在大多数儿童剧本杀品牌推广中,他们多强调该产业“轻资产、低门槛,收入高,不仅可以作为教培机构的消课方式,也可以作为线下儿童书店增强顾客体验的手段。”剧本杀作为一种沉浸式的交流互动游戏,其活动形式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剧本的内容和开展方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要求。对于成年人来说,有的人可以从中休闲放松,剧本杀复盘解析有的人可以借此开展社交、维护人际关系。对于儿童来说,剧本杀也可以是开展素质教育尤其是实践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比如2021年底,深圳市沙头街道办就在社区和学校推广过禁毒教育沉浸式剧本《深渊》,在悬疑和推理元素的基础上,融入揭示毒品严重危害性的教育意义。这种寓教于乐,既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语言表达、推理等能力,也顺便宣传了知识和常识,可谓一举多得。不过,所谓“低门槛”,绝不能成为儿童剧本杀的行业特征。我们常说,再苦不能苦孩子,这里的“苦”其实可以换成很多词。因为孩子是一个社会的软肋,他们心智不成熟,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对新事物往往缺乏深入的认知,也就难以做出理性的辨别和选择。也正因此,事关儿童的各个行业,往往都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从业者进入也理应有更高的门槛。值得一提的是,儿童剧本杀已然催生出许多新职业,如剧本作者、品牌发行方和主持人等。这些从业者目前多是自封头衔,接下来有必要完善相关职业资质,让儿童剧本杀的从业者少一些“摇身一变”,多一些专业的考核和评定。
这是一个内容场景,场景反哺内容的模型。剧本杀并不是靠着单独线下开店逻辑和年轻人社交需要而成为爆款品类,它之所以能够超越之前的诸多桌游,正是因为剧本杀生态具备了多层次的内容价值。从微观上说,一个完整优质的剧本杀游戏,就是一个完整优质的内容场,剧本、DM、服化道、沉浸式装置,甚至每一个玩家在其中的自我演绎与发挥,都是构成这个小型内容场的内容元素。在剧本杀成为有着某种统一性的线下娱乐业的过程之中,内容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社交不再是一种消遣的目标,而成为一种内容的延伸。首先,在芒果 TV 爆款综艺的催化之下,分散的剧本杀行业不再只是一个个高度分散的小店,而初次出现了集中性的内容入口,推动着大规模年轻人进入这个游戏之中;其次,当内容加速介入到剧本杀复盘解析年轻人的消费决策之后,剧本杀自身的内容性又支持诸多自拍、测评、体验等种草类内容的传播,小红书等内容社区在其中发挥了链接性作用。图片剧本杀之所以有可能成为一个持续性行业,也正是因为由此而体现的内容多层次,为诸多内容和内容从业者提供了接口、衍生和场景。从大型内容公司的优质 IP,到在线视频平台的大体量综艺,再到小型内容生产者、个体影视编剧,作为一种线下内容表现形式,剧本杀似乎都提供了各自的存在方式。相应地动作正在密集展开,在过去的几个月之中,和剧本杀有关的综艺系列、文旅项目、IP授权,以及造富神话,成为内容行业一个个热闹话题。乐观如雕爷者,已经认为剧本杀的市场价值可以远超电影市场。在采访之中,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年轻剧本杀店经营者,正是在这样的乐观论调之中建起了一家家崭新的剧本杀店,交流下来又让人不禁忧心忡忡。理论并不等于实际。剧本杀的未来属于谁,还是一个需要长期实践的问题——内容的生意不是标准的规模化生意,内容进入消费也不仅是销售周边和 IP 衍生。在这一篇特写之中,我们优先还原和讨论的是,剧本兴起的背后的内容驱动是什么,以及剧本杀可以为内容提供哪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