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费用构成结构和泸州做工程预算定额。根据产品价值构成分析,泸州做工程预算造价有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消耗支出、劳动报酬支出、盈利,泸州做工程预算造价应充分反映产品价值构成的三个方面。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费用构成,将劳动消耗部分人为划分为两部分,即生产工人劳动消耗计入直接费用,管理人员的劳动消耗计入间接费用和现场经费,这样就造成了泸州做工程预算取费的复杂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应将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区分开来,使预算费用结构变得更加简单、易操作,有利于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使我国泸州做工程预算造价费用构成符合国际化的标准。泸州做工程预算定额是关系建筑安装产品的生产消耗、社会条件、生产力水平的数量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现阶段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 限度地降低劳动消耗。但是目前基本建设的立法、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企业的管理水平、劳动人事制度及建筑市场的规范化等方面,尚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安装产品生产消耗量标准的制订。加强泸州做工程预算的监督和校审。首先要分清泸州做工程预算校审的阶段和重点,制订出泸州做工程预算校审程序,明确发包方、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贷款银行、预算中介机构在泸州做工程预算校审中的职能和责任;其次要严明泸州做工程预算校审工作纪律,防止泸州做工程预算校审走形式,造成泸州做工程预算校审形同虚设;再次工程校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泸州做工程预算经验,有能力承担起工程校审的职责。

民用建筑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分类:1.总用地面积hm2;2.总建筑面积m2地上、地下部分应分列,不同功能性质部分应分列;3.建筑基底总面积hm2;4.道路广场总面积hm2含停车场面积;5.绿地总面积hm2可加注公共绿地面积;6.容积率(2)/(1)7.建筑密度%(3)/(1)8.绿地率%(5)/(1)9.机动车停车泊位数辆室内、外应分列;10.非机动车停放数量辆;注:当工程项目(如城市居住区)有相应的规划工程预算编制规范时,技术经济指标的内容应按其执行;计算容积率时,通常不包括±0.0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泸州做工程预算工程造价计算立杆承载力(计算单元2.4m正立面)q1(脚手板自重)=350N/㎡q2(施工荷载)=3000N/㎡W1(ф48×3.5钢管自重)=38.4N/MW2(密目网)=10N/㎡W0(扣件)=1.3N/个σa(HPP235设计抗压强度)=215N/㎡A1(ф48×3.5钢管截面积)=489㎜2脚手板重350N/㎡×2.4m×1.5m×2(二层)=1.26KN施工荷载3KN/㎡×2.4m×1.5m=10.8KN脚手架:立杆38.4×3m(层高)×9(层)×2排=2.07KN大横杆:38.4×2.4m×2×27m/1.5m=3.32KN小横杆:38.4×2m×2×27m/1.5m=2.76KN剪刀撑:38.4×(6√3×2×2)=1.6KN扣件:1.3N×24/1.5×2=0.04KN网:10N/㎡×2.4×24=0.58KN每根立杆承重:22KN/2=11KN。

涂改原始签证资料或虚列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工作人员在送泸州做工程预算资料时,私自涂改原始签证资料或虚列工程项目,企图蒙混过关 ,达到个人的。因此 ,泸州做工程预算人员必须仔细对照原始签证资料,认真核实每一份复印文件的真伪。增加工程是“猫腻”较多的地方 ,究其原因 ,主要是设计单位设计深度不够,建设单位责任心不强。有些承包商在“低价中标法”中不计成本得到工程后,为了弥补损失,千方百计增加工程签证,在利益诱惑下,某些项目管理者乱签证、补签证现象严重 ,泸州做工程预算人员一旦认真复核,通常会发现签证工程量与实际出入较大。安装、装饰及园林工程结算取定的材料单价和市场行情出入很大,有的甚至“偷梁换柱”。例如某国产灯具安装材料套用进口材料价格,工地现场的名贵树种规格和结算书的规格大相径庭,通过现场勘查取证 ,工程造价水分被大大挤压出来。重复签证。重复签证产生的原因有可能是现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工程定额理解不够;也有可能是管理人员对工程签证缺乏严肃性,不负责任,放弃了监管。例如,某单位在对潜水泵抽水台班签证时,另外又签证了有多少技术工人、普通工人工日。套用定额不准确,套高不套低。例如某大量土方的挖运工程,套用定额时通常只能套用机械挖土方自卸汽车运输的计价子目,但在结算中却套用只能适用少量土方外运的人工装运自卸汽车运输的计价子目,土方造价被大大推高。设计变更增加项目要增加造价,而减少项目的造价却不扣除,反复计算。例如,有的单位在竣工图纸上做足文章,只标注增加部分项目,不标注减少部分项目;有的在送审文件中拿走对其不利的资料,以图蒙混过关,骗取财政资金。私立各种奖励项目,乱发各种奖金。泸州做工程预算中发现,有些建设单位私立各种奖励项目,有合格奖、监理奖、节约奖、组织奖等等,可谓五花八门,通过细查,有的是变相自我嘉奖,有的是奖给下属单位,这些奖大都名不符实,都不应计入工造价。例如,某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在条款中要求质量等级为“合格”,在另一条款中规定“达到合格等级奖励10万元”,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合格本应是承包商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份内的事情立这样的奖项未免有把公共财政资金拱手送人的嫌疑。

建设单位将某些子项分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有的是无奈之举。就象我在另外的文章中说的那样,建设单位对于挑选队伍有时是没有决定权的。建设单位看中的队伍有时不一定中标,而中标的单位有时在某项上的技术的确不怎么样。比如,防水工程,就要找相对技术成熟的分包商来做;某些外装饰对于一般土建单位不一定做的好,也只有找专业的装饰队伍分包,等等。总之不能一概而论。至于指定基建材料、指定材料供货商,如果在合同中已经明确,也无可厚非。如果在合同中没有加以明确,施工单位又加以认可的话,也不必大惊小怪。不过,一般施工单位心中总是不是很愿意,毕竟材料占了工程造价的60%-70%,其中的利润自然可观。一个是建设单位自己采购的确可以降低成本,另一个有时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的确不过关,如果在合同中没有对于品牌、型号、材质加以明确的话,施工单位采购进来的材料一般都不是很好的。建设单位对这方面加以控制的话也可以理解。因为结算时一般以信息价和市场价调整,而信息价的利润幅度还是又的,市场价又难以把握,就象该文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所以建设单位此举说是控制成本也可以理解。作者把这些都看成时不正常的举动,未免太偏颇了。材料成本难以确定。现阶段建筑材料市场不规范,价格混乱。材料材质相同,价格不同;产地不同,价格不同;渠道不同,价格不同。市场价格差异悬殊,我们在泸州做工程预算过程中感觉到材料实际价格无法核实,成本难以测定。即使是审核其原始购货发票,也由于外部建筑材料市场的混乱使得真伪难辨,况且回扣与折扣普遍,幅度不同,更增加其难度。

点击查看集贯工程造价咨询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