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ypmimg.047i.com/User/48/hflogo1.jpg)
![](http://ypmimg.047i.com/User/48/hflogo2.jpg)
![](http://ypmimg.047i.com/User/48/hflogo3.jpg)
更新时间:2025-02-12 13:50:17 浏览次数:25 公司名称: 樊高电气销售部有限公司
产品参数 | |
---|---|
产品价格 | 23/个 |
发货期限 | 1 |
供货总量 | 888888 |
运费说明 | 1 |
计数器 | JS-10 |
放电计数器 | JS-8 |
从U=IR可知,要减小引线上的残压,就得缩小引线阻抗,而减小引线阻抗的可行方法是缩短MOA距配变的距离,该压降通过配变外壳同时作用在低
压侧绕组的中性点处。因此低压侧绕组中流过的雷电流将使高压侧绕组按变比感应出很高的电势(可达1000 kV),该电势将与高压侧绕组的雷电压叠加,造成高压侧绕组中性点电位升高,击穿中性点附近的绝缘。如果低压侧安装了MOA,当高压侧MOA放电使接地装置的电位升高到一定值时,低压侧MOA开始放电,使低压侧绕组出线端与其中性点及外壳的电位差减小,这样就能或减小“反变换”电势的影响。3. MOA接地线
应接至配变外壳MOA的接地线应直接与配电变压器外壳连接,然后外壳再与大地连接。那种将避雷器的接地线直接与大地连接,然后再从接地桩子上另引一根接地线至变压器外壳的作法是错误的。另外,避雷器的接地线要尽可能缩短,以降低残压。4. 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定期检修试验定期对MOA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泄露电流测试,一旦发现MOA绝缘电阻明显降低或被击穿,应立即更换以保证配变运行。在日
常运行中,应检查避雷器的瓷套表面的污染状况,因为当瓷套表面受到严重污染时,将使电压分布很不均匀。在有并联分路电阻的避雷器中,当其中一个元件的电压分布增大时,通过其并联电阻中的电流将显著增大,则可能烧坏并联电阻而引起故障。此外,也可能影响阀型避雷器的灭弧性能。因此,当避雷器瓷套表面严重污秽时,必须及时清扫。检查避雷器的引线及接地引下线,有烧伤痕迹和断股现象以及放电记录器是否烧通过这方面的检查
,容易发现避雷器的隐形缺陷;检查避雷器上端引线处密封是否良好,避雷器密封不良会进水受潮易引起事故,因而应检查瓷套与法兰连接处的水泥接合缝是否严密,对10千伏阀型避雷器上引线处可加装防水罩,以免雨水渗入;检查避雷器与被保护电气设备之间的电气距离是否符合要求,避雷器应尽量靠近被保护的电气设备,避雷器在雷雨后应检查记录器的动作情况;检查泄漏电流,工频放电电压大于或小于标准值时,应进行检修和试验;放电记
录器动作次数过多时,应进行检修;瓷套及水泥接合处有裂纹;法兰盘和橡皮垫有脱落时,应进行检修。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应定期进行检查。测量时应用2500伏绝缘摇表,侧得的数值与以前一次的结果比较,无明显变化时可继续投入运行。绝缘电阻显著下降时,一般是由密封不良而受潮或火花间隙短路所引起的,当低于合格值时,应作特性试验;绝缘电阻显著升高时,一般是由于内部并联电阻接触不良或断裂以及簧松弛和内部元件分离等
造成的。为了能及时发现阀型避雷器内部隐形缺陷,应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进行一次性试验。
原始的防雷器是羊角形间隙,出现于19世纪末期,用于架空输电线路,氧化膜防雷器和丸式防雷器。30年代出现了管式防雷器。50年代出现了碳化硅防雷器。70年代又出现了金属氧化物防雷器。现代高压防雷器,不仅用于限制电力系统中因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也用于限制因系统操作产生的过电压。1992
年以来,以德、法为代表的工控标准35mm导轨卡接式可拔插SPD防雷模块,开始大规模引进到中国,稍后以美、英为代表的一体化箱式电源防雷组合也进入了中国 [1 其工作原理是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呈现为高阻抗,但一旦响应雷电瞬时过电压时,其阻抗就突变为低值,允许雷电流通过。用作此类装置时器件有: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闸流晶体管等。 (2)限压型防雷器: 其工作原理是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为高
阻抗,但随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其阻抗会不断减小,其电流电压特性为强烈非线性。用作此类装置的器件有:氧化锌、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雪崩二极管等防雷器大多为限压型。 (3)分流型或扼流型防雷器 分流型:与被保护的设备并联,对雷电脉冲呈现为低阻抗,而对正常工作频率呈现为高阻抗。 扼流型:与被保护的设备串联,对雷电脉冲呈现为高阻抗,而对正常的工作频率呈现为低阻抗。
用作此类装置的器件有:扼流线圈、高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1/4波长短路器等。按防雷等级分一级防雷器:一般标称在30KA以上。有开关型和限压型。 二级防雷器:一般标称在15——20KA之间。均为限压型。 三级防雷器:一般标一般标称在5——10KA之间均为限压型。 [1] 选用要点编辑配电系统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配电系统,是TT、TN还是IT系统?因为定了配电系
统,我们才能确定单相,三相,接线方式等,以此选择合适的防雷产品,我国多数配电系统都为TN-S方式。压敏电阻压敏电阻压敏电阻防雷产品中的主要材料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其材料的品质和工艺水平的高低对产品遭受雷击时是否能产生预期的保护作用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你在选择防雷器时一定要了解厂家的压敏电阻的来源。重要参数标称电压Un:被保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在息技术系统中此参数表明了应该选
用的保护器的类型,它标出交流或直流电压的有效值。大持续工作电压Uc:能长久施加在保护器的端,而不引起保护器特性变化和保护元件的大电压有效值。标称放电电流In: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0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大冲击电流峰值。大放电电流Imax:给保护器施加波形为8/20s的标准雷电波冲击1次时,保护器所耐受的大冲击电流峰值。电压保护级别Up:保护器在
下列测试中的大值:1KV/s斜率的跳火电压;额定放电电流的残压。
以下情况: 1. 实时氧化锌避雷器泄露全电流; 2. 实时氧化锌避雷器泄露阻性电流;氧化锌避雷器全电流、阻性电流、雷击次数和时间的运行次数时,不断向控制室发送实时数据,达到远程监测的目的。 1)在运行电压下流过高压避雷器的泄漏全电流包含了阻性泄漏电流分量、容性泄漏电流分量两部分。在避雷器处于正常运行电压状
态下阻性电流分量远远小于容性分量,一般阻性泄漏电流分量占全电流的比例不会超过10—15%的数值,所以阻性分量即使增加一倍,全电流的变化不会超过5.0%。所以采用全电流的测量方法,就不能有效监视避雷器的内部性能劣化的趋势。2)在运行电压下的测量,由于运行电压的变化幅度将达到大于5%以上,所以产生的全电流的变化由于电容分量的线性变化影响使测量全电流数值的结果也有5%以上幅度的变化,从而淹没了由于阻
雷器放电计数器原理与试验方法1、JS型电磁式放电计数器工作原理(1) 为整流式结构的放电计数器原理当避雷器动作时,阀片电阻R1上的压降经全波整流给给电容C充电,C再对电磁式计数器的电感线圈L 放电,使其动作记数。该放电计数器的阀片电阻R1阻值较小,通流容量较大,小动作电流也为100A。(2)为双阀片式结构的放电计数器原理当避雷器动作时,放电电流流过阀片1电阻R1,在R1上的压
降经阀片2电阻R2给电容C充电,C再对电磁式计数器的电感线圈L 放电,使其移动一格,记一次数。改变R1及R2的阻值,可使计数器具有不同的灵敏度,一般小动作电流为100A。2、运行检查和试验放电计数器在运行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密封不良和受潮,严重的甚至出现内部元件锈蚀的情况,
这些电源防雷器对于通过了用户供电入口处浪涌放电器的剩余浪涌能量进行更完善的吸收,冲击容量为每相45kA以上,要求的限制电压应小于1200V,称之为CLASS Ⅱ级电源防雷器。一般用户供电系统做到第二级保护就可以达到用电设备运行的要求了第二级电源防雷器采用C类保护器
进行相—中、相—地以及中—地的全模式保护,主要技术参数为:雷电通流容量大于或等于40KA(8/20μs);残压峰值不大于1000V;响应时间不大于25ns。第三级保护目的是终保护设备的手段,将残余浪涌电压的值降低到1000V以内,使浪涌的能量不致损坏设备。在电子息设备交流电源进线端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三级保护时应为串联式限压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容量不应低于10KA。后的
防线可在用电设备内部电源部分采用一个内置式的电源防雷器,以达到完全小的瞬态过电压的目的。该处使用的电源防雷器要求的大冲击容量为每相20KA或更低一些,要求的限制电压应小于1000V。对于一些特别重要或特别敏感的电子设备具备第三级保护是必要的,同时也可以保护用电设备免受系统内部产生的瞬态过电压影响。对于波通设备、移动机站通设备及雷达设备等使用的整流电源,宜视其工作电压的保护需要分别选用
工作电压适配的直流电源防雷器作为末级保护。第四级及以上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耐压等级,假如两级防雷就可以做到限制电压低于设备的耐压水平,就只需要做两级保护,假如设备的耐压水平较低,可能需要四级甚至更多级的保护。第四级保护其雷电通流容量不应低于5KA。 [4] 由于电力系统中如单相接地、长线电容效应以及甩负荷等各种原因,会引起工频电压的升高或产生幅值较高的暂态过电压,避雷器具有在一定时间内承受
一定工频电压升高能力。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在正常工作时与配变并联,上端接线路,下端接地。当线路出现过电压时,此时的配变将承受过电压通过避雷器、引线和接地装置时产生的三部分压降,称作残压。在这三部分过电压中,避雷器上的残压与其自身性能有关,其残压值是一定的。接地装置上的残压可以通过使接地引下线接至配变外壳,然后再和接地装置相连的方式加以。对与如何减小引线上的残压就成为保护配变的关键所在。引线的
阻抗与通过的电流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导线的电感越强,阻抗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