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中国“多维度”复工节奏加快,从内陆省份山西、青海到沿边省份内蒙古,复工复产“各有各招”;从餐饮业到石油裂化管制造,复工领域也越来越多。
“截至目前,天津43户石油裂化管生产企业已全部复工,现有在企人员5000人。”天津石油裂化管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胡晓峰10日表示。作为当地县域经济的 大支柱产业,天津年产各类石油裂化管20多万吨,产品70%以上出口,远销以欧美为主的80多个 和地区。
“此前,受疫情影响,除自动化机械生产线作业外,其余车间全部停产。”天津恒永兴金属副总经理李经理说,其间,国内外市场急需产品,企业于2月28日复工。
天津恒永兴石油裂化管公司将智能化生产提上日程。企业新建的全自动智能石油裂化管生产线预计4月中旬投产,生产成本大幅下降,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在天机企业增加产能的同时,青海一企业“转行”复产。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残障人立日加,是海北更宗藏族缝制有限公司负责人。他说,“因受疫情影响,我们生产的普通帐篷和藏族民族服饰基本滞销,后来通过海晏县税务局的帮助,使企业在短期内转产生产救灾帐篷,解决了停产的危机。”
像海北更宗藏族缝制有限公司一样的小企业,青海省税务局所辖纳税人中共有23万户。青海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谷剑锋10日表示,青海省税务局将精准识别企业是否具备复工复产等息,为各地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在中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的餐饮业、森林抚育等工作也逐步复工。
呼和浩特市多名受访者表示,已经有饭店开始营业,但还没有形成大规模营业阵势。来自内蒙古乌海市的消息显示,该市目前已有可堂食饭馆。这家饭馆是一家拉面馆,每次仅20人可以同时用餐,确保民众吃上“放心餐”。
“终于复工复产了,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些活儿。”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的职工宋晓辉接受采访时说。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森林抚育作业点的工人们已于9日开始2020年度首季森林抚育工作。
在内蒙古10.67万平方公里的大兴安岭林区,守林人始终坚守着这条生态线。内蒙古大兴安岭是中国 的国有林区,拥有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自然生态系统,是构筑中国北疆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
每年3月15日大兴安岭进入春季森林防火期。往年,工人们过完春节就要上山开始作业,抚育工作和春季造林、苗木新播的前期工作大概要在3月10日左右完成。
“今年时间比较紧张,现在山上积雪融化,会影响作业进度。”宋晓辉说,首季一共2900余亩的森林抚育任务,大家卯足劲儿,争取按时完成。
恒永兴金属材料销售 有限公司生产 江苏泰州管线管,规格齐全、现货销售、价格优惠,提供优质服务,欢迎客户前来咨询洽谈。
坚定未来转型战略
疫情考验下,中国宝武经营者更坚定了未来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
“我们正在推进远程移动办公。”中国宝武经营者介绍,疫情前,集团就计划打造运控中心,准备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运营操作功能集中到上海,此次疫情中对于远程移动办公的要求,将推动企业加快布局建设上海运控中心。
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基地,因全流程的智慧制造升级,大部分工作都可实现自动化和远程运维,避免工人在生产现场的聚集。
中国宝武方面介绍,宝山基地“黑灯工厂”的智慧制造经验,已经加速向全国其他基地推广。今年1月3日,中国宝武在鄂钢和武钢以现场会形式推动绿色智慧制造。疫情发生后,企业全新改造的智慧制造流程,满足了防疫部门对现场人员控制的要求,有效降低了感染风险。
此前,中国宝武就提出了“一基五元”的转型方向:以石油裂化管主业为基础,新材料、智慧服务、资源环境、产业园区、产业金融五个多元领域,与石油裂化管主业生态圈协同发展。
“这次疫情期间,多元产业为我们整个石油裂化管生态圈的保护、保产,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中国宝武经营者介绍,比如防疫要求倒逼线上交易发展,就需要有智慧服务的配套保障。企业提前布局的智慧物流、智慧仓储以及区块链技术等,都在疫情期间发挥作用,让石油裂化管行业的线上交易在特殊时期保持、稳定。
“中国宝武通过‘一基五元’生态圈协同发展,在这次疫情中保护了自己,但我们发现,还可以利用这样的发展方式,为整个行业提供价值。”陈德荣表示。